沉香文化   |   2018-08-20

古人焚香方法及步骤


我国焚香习俗起源具体时间已不可考。古人为了驱逐蚊虫,改善生活环境,便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植物放在火焰中熏烧,这可以看作是最初的焚香。古人在焚香中不仅减少了被蚊虫叮咬的痛苦,同时给自己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舒适怡人的芳香,还去除了疾病的传播和困扰,从中受益颇多。久而久之焚香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,随后焚香变得既庄严又神圣。

古代各朝对焚香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视,焚香被不断神化,从普通生活需要发展到宫廷、贵族需要;其功能也从单纯的驱除蚊虫发展到艺术文化性。由于焚香质的变化从而推动和促使焚香器具的迅猛发展,故制造出能满足各阶层需要、花式繁多的焚香器具来,满足焚香者信奉的理念、心愿和愿望的需求。根据考古发掘的熏炉数量和年代分析,古时候用熏炉焚香最盛行的当数汉代,大量的汉代熏炉出土证明了当朝对焚香的重视,当时社会生活水平已相当发达,基本物质需求已得到满足,人们开始有了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。因此焚香的盛行就顺理成章了。

古人焚香,必在幽室之中,用矮桌置炉,与人膝平。桌上必备“炉瓶三事”,即指香炉、箸瓶及香盒三种器具,是焚香的必备之物。焚香时,中间放置香炉,香炉两边各置箸瓶、香盒。香盒用来贮放香料,箸瓶是盛置火箸火铲之类用具的铜瓶,香炉为焚香之器。

焚香,并不是单纯的把香丸、香饼直接加以焚烧。但仍需借助炭火之力让香丸、香饼发香。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,是尽量减少烟气,让香味低回而悠长。因此,香炉中的炭火要尽量燃得慢,火势低微而久久不灭。为此,人们发明出复杂的焚香方式,大致的程序是:

1、把特制的小炭块烧透,放在香炉中,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填埋起来。

2、在香灰中戳些孔眼,以便炭块能够接触到氧气,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。

3、在香灰上放上瓷片、云母片、金钱、银叶或者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。

4、将小小的香丸、香饼放在隔火片上,借着灰下炭块的微火烤焙,缓缓将香气发散出来。

古人在谈到熏香之法时,总是用“焚”、“烧”、“炷”诸字,但实际上并非把香料直接点燃烧掉,而是将香料置于小小的隔火片上,慢慢烤出香气。香料借着这炭火的薰烤,缓缓散发香气。

香丸一旦焚起来,还须加以维护。火如果太大,则香料会因高温瞬间散发出浓烈的香气,少顷香味散尽。所以需不时以手试火气紧慢,即试香,用手放到灰面上方,凭手感判断灰下香饼的火势是过旺还是过弱。若是香味太烈,须取起隔火,加灰再焚;时间长久,香味散尽,就需要添香了,重复之前拈香的过程。